0

课程搜索
产品名称:
产品价格:
联系我们
  • 河南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师老师

  • 供应产品: 红色培训,红色教育,红色基地,红色教育培训,红色精神培训,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培训班,红色教育培训

  • 移动电话: 13303715399

    联系电话: 13213236000

    联系人:师老师

  • 传真:

榆林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现场教学点可以参观啊?这16个每一个都不能错过

发布时间:2023/10/23 15:59:17 作者:河南清廉红色教育

榆林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红军长征入陕的第一站,也是党中央离陕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也在峥嵘岁月中烙下了鲜明的陕北印记。榆林红色教育基地充分依托榆林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活动,红色主题党日活动,让培训学员踏寻先辈足迹,重温那段如火如荼、可歌可泣的岁月,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那么榆林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现场教学点可以参观啊?红色传承教育的老师为您推荐16个比较热门的现场教学点,一起来看看吧:

1.杨家沟革命旧址

杨家沟革命旧址是1947年11月22日至1948年3月21日期间的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旧址。旧址主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任弼时、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旧址,“亚洲部”四个大队及中央警备团驻地旧址等,共有30余个文物点,主要分布在位于米脂县城东南23公里处的杨家沟村及周边的巩家沟、李村圪崂、寺沟、岳岔、王家湾和钱家河等7个村落,是一个红色革命旧址集群。

杨家沟革命旧址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转战陕北时期居住时间最长、从事革命活动最多的一个地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20年4月,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被陕西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

2.小河会议旧址

小河会议旧址是1947年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时生活和战斗了四十八个昼夜的地方,位于县城东南40公里处。1947年7月21日至23日毛主席在小河原房东贾秀连石窑院的草棚下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史称“小河会议”。会议确定了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抉择,在中国革命史上及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4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六周年纪念大会,新华社发表了题为“努力奋斗、争取胜利”的社论。

小河会议旧址总占地面积120492平方米,包括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旧址(小河会议)、毛泽东旧居、旮旯沟会议旧址、中共中央在小河纪念馆,充分再现了革命前辈当年转战途中的艰辛。1997年小河会议旧址被陕西省委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授予小河会议旧址为现场体验教学点,榆林市关工委命名为榆林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共靖边县委组织部授予党员干部教育基地。2012年11月旧址全面对外开放,成为承接延安红色旅游的必选之地。2013年小河会议旧址被陕西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榆林市唯一一处达到国家3A级景区标准的红色旅游景区。2017年2月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3.神府革命纪念馆

神府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神木镇陵园(陵园广场东南侧约30米),占地面积11638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博物馆。

4.神泉堡革命纪念馆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在佳县展览位于佳县佳州街道办神泉堡村,共两层,该展览馆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历程为主线,设有主动撤离延安、坚持留在陕北、稳定陕北战局、举行全国反攻、中共中央在佳县、革命斗争新形势、踏上革命新征程等板块,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展览,记录了转战陕北期间,特别在佳县发生的重要战役、主要革命活动,发表颁布的重要电报指示、文件文献、政策方针,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在佳县的辉煌征程。

5.邓宝珊将军纪念馆

邓宝珊将军纪念馆位于榆林城东南3公里处,总占地面积约14200平方米,北瞰榆阳河,东临金刚寺,西连普惠酒厂。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邓宝珊在此处设立司令部,挖土窑三孔,取名“桃林山庄”。纪念馆延续旧址原貌,分三级台地,从上到下由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司令部警卫连及邓友梅墓三部分组成。纪念馆通过一系列历史文献展示了将军从少年从军、投身革命,到保护边区、团结抗战,再到和平解放的光辉一生,再现了邓宝珊将军与中国共产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厚情谊,集中体现了邓宝珊将军深明大义、追求真理的崇高品格和爱国忧民、光明磊落的精神风范,为追思先贤、启迪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凝聚民族复兴强大动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6.红石峡会议旧址

该旧址位于榆阳区榆阳镇北岳庙村北2公里处的红石峡景区内。1929年4、5月间,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榆林红石峡翠然阁天门与地门之间的洞穴内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刘志丹、杨国栋、刘澜涛、冯文江、贾拓夫、白明善、李力果、常立德、刘秉钧、霍世杰、乔乃文、韩俊杰、胡颖民等10多人。

会议集中批判了特委代理书记杨国栋的右倾错误,并撤销其代理书记职务,重点讨论了加强武装斗争的问题,确定武装斗争可以有白色的(白军工作)、灰色的(土匪工作)、红色的(公开组织革命军队)三种形式。会议还决定加强对灾民斗争的领导,推动分粮、吃大户等运动。会议决定刘志丹任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1992年4月红石峡景区被确定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李子洲故居

李子洲故居位于绥德县子洲图书馆东面约20米处的扶苏巷。1892年12月23日,李子洲出生在这个小院里,院落整体布局为绥德城内传统的四合院式,坐北向南,内有正窑3孔、厢窑6孔,倒座窑3孔,占地约为500平方米。正面3孔窑洞现由其后人布置为纪念室,居中的那孔窑洞为李子洲纪念室,陈列着李子洲部分遗物和10多位与李子洲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烈士的生平事迹,左、右两孔窑洞内墙上挂着几十名烈士的生平事迹。

8.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

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城疏属山顶,筹建于2008年,由榆林发改委投资2000万元,绥德县人民政府主办,在绥德警备司令部旧址上筹建。

2011年政府投资1700万元建设完成了红色旅游项目——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并与2013年5月19日开放。占地6500平方米,展线长100米,通过红色文化广场主题雕塑、照壁浮雕、绥德旅游规划展室、民主革命时期绥德著名人物、绥德警备区事迹展、习仲勋与中共绥德地委、绥德籍烈士、抗大总校在绥德板块展出,结合绥德民主革命时期历史特点和旧址实际遗存情况,严格遵循历史时序线索,采取专题划分布展板块方法,力求对点位、多角度、区分主次、详略得当的再现绥德红色革命历程,其中三五九旅与王震将军在绥德实际予以侧重展出。通过图文、多媒体技术与场景艺术的巧妙融入,全力打造缅怀革命英雄、继承先辈遗志的国家级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先后被评为榆林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12月,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9.袁家沟

袁家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山村,也可以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山村,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神奇故事。一进村口,沿着笔直干净的石板街望去,一座石碑巍峨耸立,碑上“袁家沟”三个大字气势恢宏,令人心生景仰。曾经就是在这个小村落,毛主席率领东征红军总部机关人员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6个昼夜,写下了雄视千古、气壮山河的千古名篇《沁园春·雪》,筑成了中华诗词史上一座永固的丰碑。

遥记1936年2月5日,毛泽东率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指挥机关到达清涧县袁家沟,当天晚上一场大雪悄然而至,覆盖了整个黄土高原。7日,毛泽东率领指挥机关部分干部,踏着积雪,行程20多里登上高家坬塬,勘察地形。站在塬畔,皑皑白雪覆盖的连绵山峰,峡谷河坎的壮美景色,触发了毛泽东的创作灵感。回到袁家沟驻地后,气吞山河,巡视千载的著名词章《沁园春·雪》就在袁家沟窑洞的土炕上,供他办公用的小书桌上,小油灯下诞生。

10.天台山

素有“一山览秦晋,二水锁烟霞”美誉的神木天台山位于神木县贺家川镇,它山高险峻,巍峨挺拔,像一把倚天宝剑突兀地插入黄河与窟野河两大河流之中,雄伟奇峻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同时它也是神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6年3月,刘志丹率领红28军在天台山誓师东渡黄河,给天台山留下不朽的传奇,成为当地群众缅怀革命先烈的纪念地。

11.榆林档案展览馆

榆林档案展览馆,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布展面积2800平方米,是榆林首个以档案形式记录榆林的大型综合展览。此展以《见证榆林》为名。由印象榆林、红色榆林、影像榆林、民俗榆林、人物榆林、今日榆林和馆藏珍品七个部分组成。展览馆以时间为脉络,配合图片、文字、实物、小场景等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场景复原、沙盘互动全面再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地质地貌、水系气候、矿产资源、文物古迹、革命传统、社会变迁、人文环境以及当前发展等,深刻诠释了榆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盛况。

12.绥德师范学校

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是一所红色历史底蕴深厚的学校。学校创建于192年,原名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建校以来,绥师为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培养了万余名优秀人才,为西北地区党团组织、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 特殊而重大的贡献,享有“革命基地、教师摇篮”的美誉。2000年6月10日,校友齐心同志回母校探访时为学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2000年7月15日,习仲勋同志亲笔给学校题词:“陕甘宁绥德师范学校:革命英才的摇篮”。

13.路遥纪念馆

路遥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的210国道东侧,与路遥故居毗邻相望。清涧县委、县政府从2009年8月份开始筹划并修建路遥纪念馆,2010年12月建成,2011年12月3日正式开馆,著名作家冯骥才题写馆名。场馆总占地面积5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平方米。馆内展厅分为“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永远的怀念”六个部分,共展出和收藏路遥生前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影像视频等珍贵实物及资料600余件(张),真实诠释了路遥的创作历程,路遥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各类文学作品荟萃其间,使人直观地领略到路遥一生的创作成就,真切地感受到作家“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创作精神及其作品史诗般品格的艺术魅力,是一处弘扬路遥精神、激励后人奋发进取的人文教育基地。

14.南丰寨会议旧址

1928年4月,在子洲县苗家坪镇南丰寨古庙内召开了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会议。会议选举成立了中共陕北特委和共青团陕北特委。中共陕北特委的成立,扭转了陕北地区中共党组织分散的局面,形成了统一的革命领导机构,开创了陕北革命的新局面,为开辟陕北根据地奠定了组织基础。2011年,建成了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

15.陕北民歌博物馆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建立旨在抢救、保护、传承、弘扬陕北民歌,同时,将陕北民歌进行收藏、陈列、展演、研究、以及传播,让它更嘹亮的唱响大江南北。该馆的目标是建立“全国性、唯一性、权威性”的一流的音乐类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约5680平方米,内容涵盖:序厅、4个专题展区(传统陕北民歌展区、革命陕北民歌展区、建国30年陕北民歌展区、新时期陕北民歌展区)以及3个副展区(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展区、陕北民歌专题研究展区、临时展区)八大板块。

16.郝家桥革命纪念馆

绥德县是陕北乃至西北地区党团组织的发祥地,红色资源丰富,有“红色沃土”、“革命摇篮”之称。郝家桥村是走群众路线、搞调查研究、进行大生产运动、土地改革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郝家桥村工作、生活过,在郝家桥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纪念馆详细展示了习仲勋同志深入郝家桥调查,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劳动英雄,推动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和移民工作以及习仲勋、齐心与郝家桥父老乡亲建立深厚情谊等史实。

榆林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就不一一的为大家介绍了,想去榆林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的单位可以联系清廉红色教育的师老师:13303715399。我们会根据参训单位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1-7天的培训方案,通过现场教学、专题教学、体验教学、音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培训学员了解榆林红色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洗礼。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条:实实在在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
下一条:小小单拐村,红色大驿站